400-6683-666

案例 三招搞定国家政策扶持资金申报!

2831

自从国家开展政策扶持项目后,国家每年都会出台很多扶持政策,国家每年政策扶持资金种类高达几十种,每年的每一个扶持资金都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去申报争取,可以说企业申报国家扶持资金可谓是干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想而知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对于创业者来说,能得到政策的扶持,将会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    

为什么有的企业申请到一个项目资金非常困难,而有的企业却能够获得国家的诸多支持?


其实最关键的是要对国家的政策有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了解,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申报不同的国家项目,另外,在申报国家部委项目、地方政府项目、区县资金配套的同时还要统筹计划好各个项目的衔接和支持的范围,既不能重叠,也不能遗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国家资金,减少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针对企业在申报国家扶持资金过程中,项目、申报基金品种选择以及申报 材料的撰写等比较难把握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现在就教你三招经验和技巧,帮助你们防止在过程中被淘汰出局,使申报单位提高申报国家扶持资金的成功率,申请到更多的国家扶持资金和政策扶持计划项目。    

技巧一:申报项目的选择      

一直以来,一个项目一般都经历研发、中试、小规模、成果转化、产业化、技改几个阶段。如果将企业的技术、产品等众多因素进行组合,会有很多种组合方案,每一个组合方案也都具有自己特点和特性。这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政府扶持资金来说,企业要从这些具有各自特性的技术、产品以及定位不同方案中做出选择,以最有优势的方案来申报国家某一扶持资金,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申报扶持资金的成功率。如果企业选择的方案不能有效的挖掘公司申报扶持资金最大优势,甚至会出现好项目连初审都没有通过的惨重失败。     

因此,选择项目必须要慎重、周密,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筛选项目:

1、充分的领悟扶持资金的基本要求条件,确定该基金扶持的行业领域、技术或产品阶段、企业所处阶段;   

2、针对扶持资金扶持方式(一般有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投资入股等)要求的条件,选择申报资金方式; 

3、深入了解该扶持资金所关注的关键点或者申报项目的闪光点;   

4、针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技术)阶段、支持方式、关注点来选择企业的技术、产品以及与扶持资金相匹配的支持段、市场定位以及合理投资预算的项目,并通过高质量的申报材料来把项目优势凸现出来。     

通过企业的现实状况与扶持资金的要求条件进行匹配,然后通过专业化机构把这些匹配点、关键点等在可行研究报告全部体现出来,就可以提高申报成功率。    
技巧二:扶持资金类型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部委的扶持资金和政策扶持计划项目高达三十几种,再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资金以及相应的匹配资金,可以说扶持的资金名目繁多,各种各样,同时每个扶持资金和政策扶持计划项目的要求和条件又有许多相似性,如:很多资金支持的领域、支持的阶段相似或相同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从这些繁多的基金中选择符合企业申报、成功率高的基金是相当困难的,如果策划一个项目申报多个政策扶持资金,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可以说难上加难。   

那么企业申报扶持资金的选择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在此建议大家应该:

1、根据企业或项目的发展进行整体策划,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申报计划;  

2、根据项目阶段进行选择相关的扶持资金,根据整体策划方案,确定扶持基金的类型;    

3、根据项目发展进程和资金扶持的执行,逐步按照整体规划方案进行申报;

4、根据已获得资金扶持进行分层次、按照地方政府相应的政策去申报地方资金和配套资金;

技巧三:申报材料的选择

       国家扶持资金和政策扶持计划项目的申报都是需要企业上报各种各样的材料,一般申报材料主要包括:资金或计划项目申报书(资金申请书、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企业的证明性材料、项目技术证明性等相关材料以及企业财务数据等,这些申报材料中主要编写的材料有资金申请书、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这些申报材料往往在申报国家扶持资金和政策扶持计划项目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国家政府扶持资金部门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实际大多都是对申报编写材料的内容进行评审。材料内容的清晰、质量往往影响项目评审专家的评分,一般来说每个品种的扶持资金都有评审分数的要求,高于某一分数,项目才可能进入资金审批部门的审议。这样扶持资金申报材料编写是很关键的,它的质量高低也是项目能否获得政策扶持资金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此,根据编写申报材料的经验以及与一些评审专家的沟通,专家建议申报材料的撰写者应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l、严格根据某个政策扶持资金的要求或者提供的提纲结构进行编写;   

2、在编写过程中,针对某个扶持资金的关注点进行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3、技术介绍全面、重点突出; 

4、市场定位恰当、预测合理;   

5、项目实施规划清楚、合理,执行期明确; 

6、项目每个阶段的各种考核指标明确,方便监理和验收;  

7、投资预算中的资金预算合理、详细; 

8、资金应用及来源明确、申请的资金恰当; 

9、项目实施的经济效果真实以及风险评估全面; 

10、编写材料语言顺畅、通俗易懂。

(来源:整理自网络)

0.2920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