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注册“稻香村”的,其实是保定的一家食品企业。早在建国前,全国各地就有众多商人开设了稻香村商号。新中国成立后,有些稻香村商号倒闭,有些勉力维持。保定稻香村就是其中一家。1982年,保定稻香村食品厂要参加当时商业部的评优,需要注册商标,于是厂领导决定申请饼干类“稻香村”圆形及图商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商标被苏州稻香村称为“稻香村”文字及图商标,而北京稻香村坚持叫做稻香村图形商标,但双方都承认,这是最早注册的“稻香村”商标。1989年,保定稻香村又在糕点类(3006)获得了“稻香村”图形商标。1995年和1999年还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那时候北京和苏州的稻香村经营都陷入困境,并没注意到保定稻香村已经注册了“稻香村”的文字及图商标。根据企业名称登记规定,虽然商标归了保定,但其他地区的企业仍可用“稻香村”作为企业字号,不受影响。既不影响继续经营,业务上暂时也没有发生交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家相安无事,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意。
1996年,北京稻香村在饺子元宵类(3007)申请了“稻香村”文字商标。由于之前已经认定的稻香村是图形商标,并不妨碍北京稻香村注册文字商标。虽然北京稻香村的产品主要是糕点,但其当时并没有提出在糕点类别注册“稻香村”文字商标,其实际注册和使用的是“三禾”牌。当时,保定和苏州稻香村都没提起异议。02年,经过几番整合,最初注册稻香村的保定稻香村把商标卖给了苏州稻香村。
2006年7月18日,苏州稻香村公司申请在饼干、面包、糕点等商品上注册的手写体“稻香村”文字商标。该商标被商标局初步审定公告后,北京稻香村公司依据其在粽子、元宵等商品上先注册为由申请对其不予核准注册。
苏州稻香村公司主张,苏州“稻香村”的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间,且一直没中断,其注册本案的“稻香村”商标除了基于使用的历史外,还基于其自保定稻香村公司受让的且早于北京稻香村公司注册在饼干、糕点、面包上的两个篆刻形式的“稻香村DXC及图”商标。由此,苏州稻香村公司的“稻香村”商标经长期广泛使用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其注册有历史上和商标使用上的正当性。
北京稻香村公司则认为,北京稻香村历史最早始于清光绪年间,因各种原因中断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重新恢复,且一直使用至今,其“稻香村”商标也同样经过长期广泛使用而产生较高知名度。苏州稻香村公司在本案申请注册的“稻香村”商标与其受让的商标,与北京稻香村公司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稻香村”商标非常接近,从而会导致消费者的混淆。
与大多同类纠纷一样,“稻香村”商标纠纷根源于特殊时期的社会和历史因素。本案中,商评委一审二审的意见是一致的。
二审判决指出,苏州稻香村公司受让的两个篆刻形式的“稻香村DXC及图”商标,除获得1995年河北省著名商标外,并未获得其他荣誉;两商标转让给苏州稻香村公司后,也没有商标上的声誉积累,之后所获得荣誉主要基于苏州稻香村公司的生产技艺,而非商标的知名度。北京稻香村公司的“稻香村”商标则经过长期使用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与苏州稻香村公司受让商标之间已经存在能够区分的市场秩序。基于以上事实,苏州稻香村公司申请注册本案“稻香村”商标,不能认定为对其在已受让的稻香村商标声誉的延续,而是侵入到了北京稻香村公司商标的排他权范围内,打破了能够区分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将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混淆误认,故不应准予注册。
北京稻香村更早注册了商标,并长期使用,这是赢得这场战役的关键。
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财富。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全面保护好自己的商标呢
一、注册要趁早。我国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先到先得,一份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谁先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谁将得到商标专用权。新企业最好在上市之前就把商标注册好,防止他人恶意注册。
二、做好商标类别布局。以本文为例,不但业务本身领域的商标要注册,一切能发生关联的类别上都要注册。
三、图文一起来。图形商标和文字商标缺一不可,文字商标口耳相传的效果和图形商标的直观视觉效果都无法代替,一起注册加倍保险。
四、注册防御商标。把其他主体可能傍名牌的名称和图形先行注册,让别人无法恶意注册。
五、国内外注册。商标注册具有地域性限制,即在某个国家注册,只会受到这个国家的保护,如果要商标在其它国家都受到保护,就必须将商标进行海外注册。全面保护商标,国外领域也不能放过。
想要注册商标,可以试试快法务。商标注册不只是快,还有极致服务。现在注册,还有端午节满3500减200的诱惑活动.
普通商标注册只要800
商标快速注册只要900
担保商标注册只要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