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河南证监局第二批次向新三板企业出具警示函。上一次是在3月28日,当时警示了民正农牧和佳瑞高科两家企业。
新三板迅速扩容,挂牌企业已接近8000家,同时各种问题频繁暴露。而今针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正在成为这轮监管的核心,相关“问题企业”的融资将会受到影响。而且,这很可能仅仅是监管风暴的开始。未来中介机构将要随企业一同承担再次出现资金占用问题的风险。与此同时,挂牌审查期间出现大额资金占用的情况将会直接被劝退。
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内控治理存在不足是导致新三板公司频繁出现股东占款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于很多新三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老板来说,完全没有适应公司由非公众公司到公众公司的转变,还以为和此前一样,认为公司的钱就是老板自己的钱。
5家河南新三板公司又被警示 资金占用问题
河南特耐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查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累计占用公司资金7384.45万元,公司已于2016年4月收回所有占用资金。
河南百逸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查期间,公司实际控制人之直系亲属因临时资金拆借占用公司资金累计3589.43万元,公司已于2015年年末收回所有占有资金。
特耐股份和百逸达均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受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的警示函,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查期间,公司共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杜荣花因临时资金拆借占用公司资金累计2260.19万元,公司已于2015年年末收回所有占有资金。
河南天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查期间,公司关联方河南新天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因临时资金拆借占用公司资金累计1998.1万元,公司已于2015年年末收回所有占有资金。
河南华丽纸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查期间,公司向关联方企业河南宏腾纸业有限公司预付的款项超过向其购买原材料价款,构成了资金占用,占用金额5923.98万元。
河南证监局于2016年5月10日下发了《关于开展挂牌公司资金占用情况专项自查的通知》,督促挂牌公司对挂牌日至2016年3月31日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进行自查。
毫无疑问,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正在成为2016年新三板市场监管的关键词,监管层的监管措施也在逐渐升级。
监管升级 资金占用不解决将影响融资
7月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业务部下发了有关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的最新监管决定。挂牌公司发行股票时,如果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等情形的,正在核查和整改的公司,暂停备案审查。也就是说,如果挂牌公司事涉大股东资金占用等情形,且尚未解决,企业的定增将无法进行。与此同时,挂牌审查期间出现大额资金占用的情况将会直接被劝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0年前曾在A股市场上演的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乱象,如今发生在了挂牌总数已经逾7500家的新三板市场。
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7月7日,在7725家挂牌企业中,共有4975家企业发布过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公告,出现资金占用问题的企业比例高达64%,其中绝大部分在2016年后发布。另外还有134家企业的主办券商发布了针对有关企业资金占用问题的《关联方资金占用的风险提示公告》。
据统计,被风险提示的134家企业总计占用资金45.58亿元,平均每家占用资金3400万元;总计未偿还资金6.84亿元,平均每家未偿还资金510万元。资金占用类型方面,借款企业共81家,总计占用资金19.99亿元;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的企业共43家,总计占用资金21.34亿元。
与此同时,和此前监管层对中介机构的规定一样,此次全国股转系统指出,对于按要求已经完成整改的公司,可以继续启动发行,但应当增加整改情况的披露,包括资金占用整改情况、内控制度完善情况、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对未来不再占用公司资金的承诺、相关董事会决议,主办券商及会计师应对上述情况发表专项意见。也就是说,未来中介机构将要随企业一同承担再次出现资金占用问题的风险。
全国股转系统早在2015年第四季度便两次下发通知,要求2015年以来所有有发行记录的企业,就“大股东占款及提前使用定增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自查。股转系统也对自查结果进行了反馈。但今年开始,监管层针对资金占用问题进行了新一轮的细致核查,所涉企业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新三板内控流于表面仍是大老板说了算
通过查看多家公司占用资金专项说明可以看出,资金占用方多为实际控制人,占用原因主要为个人资金周转、经营性往来等,而且占用者基本不支付相应利息,严重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内控治理存在不足是导致新三板公司频繁出现股东占款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少公司的内控体制只是流于表面,执行上仍然是公司的大老板说了算。
同时,对于很多新三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老板来说,完全没有适应公司由非公众公司到公众公司的转变,以为和此前一样,认为公司的钱就是老板自己的钱。业内人士也指出:“新三板上挂牌的企业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受经济波动影响大,他们有挪用的需求,甚至在挂牌之前很多企业都习惯性地挪用资金。另外,企业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对新三板的规则并不了解,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甚至董事长都不懂法。”
由此可见,作为扶植中小企业的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上市的门槛虽然不高,但也因此引发了一些问题。多数新三板公司规模不大,管理层对资本市场认识时间比较短,缺乏公众公司意识,甚至以为自己只要是大股东,运作各方面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这种固有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市场教育。
推荐阅读:
融资趋冷监管趋严 新三板清理门户
并购重组监管趋严 58家上市公司定增折戟
监管扫雷并购重组 400余上市公司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