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3-666

案例 节税和偷税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纳税人小心在里面栽跟头!

3653

节税是纳税人在税务上面的本能反应,可是,如果用非正常的手段节税的话,很容易就演变成偷税行为了。节税和偷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愿意上却有天壤之别,纳税人要地方在俩面栽跟头呀。下面,小编要分享的这个案例,就是因为纳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把节税变成了偷税,反而给企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某家塑料制品企业在2016年税负整体都偏高,老板给财务下发任务,一定要想尽办法降税负。财务部门迫于老板的压力,开始各种想办法,甚至于是一些钻税法空子的办法也想到了。于是,经财务负责人和老板的许可,决定在走上“节税”道路,具体的方法有:

2016年度塑料制品企业一共发了120万元职工年终奖,为了规避大额年终奖金适用个税税率太高的情况,财务决定分两次发放两次计税,从中规避个税4万元多;

2016年度企业的账面利润有400多万,为了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会比企业所得税,财务部门在公司内部号召大家把平时的费用发票交给公司入账,最终少缴纳企业所得税15万元多;

③会计人员把旅行社开具的旅游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并抵扣了增值税3.4万元,从而在增值税上面又“节”3.4万元。

这些节税手段,在做的时候看起来很爽,老板也很满意。殊不知,麻烦也跟着过来了。以上三点会计的做法都是跟政策规定相违背的。在金税三期系统的监控下,税务机关检查出了企业的以上问题,依法要求塑料制品企业补缴了税款,并处以1倍的罚款以及按日加收了万分之五的税收滞纳金

可见,企业会计如果不懂得税务政策和税务筹划,而是以钻税法空子的目的去“节税”,结果就是把企业推入了税收风险,得不偿失。

以上是关于节税和偷税的差别,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http://www.kuaifawu.com/article/item/info/id/07242415.html。作为一站式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快法务提供公司注册、财税记账、商标知产、人事社保、专业法律等早期创业公司需要的泛法律服务。搜索“快法务”,前往快法务官网,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如情况属实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如您有优秀作品,也欢迎联系小编在我们网站投稿!联系方式:(QQ号)462978166

0.2886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