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谈失败的筹划?谈成功太难,谈失败太深刻。
举个栗子,你在马路边捡到一百块,和你丢掉钱包里的一百块,哪个令你更难忘或更深刻?通常捡到的便宜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而失去原先拥有的才是最令人深刻的。成功的筹划通常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相关的制约因素太多,短短的三千字不足以讲得明白,还有一个重点是:为您省钱的东西通常都是需要花钱的[机智脸]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那些不成功的税务筹划都败在什么地方。
案例一: 税收筹划后税率从20%上升到35%?!
这是小编今天听到最好笑的笑话没有之一。话说一个公司要卖股权,由于公司股东是个人,股权转让的时候要按照股权转让所得的20%征税,公司老板听说公司所在的园区有特殊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来持股公司,然后再来转让公司股权,可以按照核定征收的税率8.6%来算税。
于是当股权架构搭建起来,合伙企业也设立好了,目标公司也卖掉了,会计正高采烈去税局报税的时候,却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核定征收的政策不适用于公司的情形!股权转让应该按照3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也就是说,税务筹划前的税率是20%,筹划后的税率是35%?!这是做了假的税务筹划,还是碰了假税局的瓷?!
先不去深究技术细节(也许是有瑕疵的),但这类故事并非子虚乌有,实话说这类筹划的思路也是对的(利用平台公司来持股),但为何最终失败呢?
很多企业在做税务筹划的时候,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对政策的适用条件没有深入研究,因此判断失误;没有事先与主管税务机关确认有关税务处理,结果出现政策理解的偏差,最终导致税务筹划计划全盘落空,甚至极端的结局就是:越筹划越交税。
案例一的失败原因:纳税人对政策理解不够准确。
案例二:香港为何“失宠”
当小编还在四大的那些年,很多外商来中国投资,他们都希望能少交点税,多赚点钱。为了在分回利润的时候可以少缴点税,同时也为了增加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很多时候都会在香港设立一家控股公司,因为香港与内地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DTA),根据DTA中国企业的税后利润汇回香港控股公司时可以适用一个较为优惠的税率,也就是说交给中国内地政府的税少了,自己兜里的银子多了。为了节省成本,这些控股公司通常只是个壳,没人没钱没业务,甚至连地址都是外挂的,然后就光明正大地享受税收协定的红利。
后来,国内关于“导管公司”和“商业实质”的税收法规出台了,税局开始严肃认真地打击这些“空壳”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大多是没有商业实质,因此大部分将不能继续享受内地与香港的优惠的税收协定待遇。于是早期通过设立香港控股公司来避税的筹划落空了,但如果此时把香港股东换掉,在股权转让的时候将面临大额的股转税负,于是企业掉进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其实,继续利用香港进行税务筹划不是不可行,只是不能只成立了香港的壳就完事,而是需要有实质!有实质!有实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很多时候税务筹划都是根据差异性的政策来安排的,比如,哪个地区有优惠政策就去哪里注册,或时间差异,能晚交绝不现在交(税)。好的税务筹划必须经得起推敲,首先它必须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和商业实质以及足够的支持材料。
此外,税务政策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新政出台,一定要及时调整筹划的方向以及准备充分,否则不但筹划计划失效,更严重的甚至还会被追回已减免的税款以及加征滞纳金和罚款。
案例二的失败原因:政策的更新导致原有的筹划失效,缺乏商业目的和商业实质的筹划终究是站不住脚的。
案例三:宵夜怎么拿发票?
N个月前的某一天,某个客户十分懊恼地跟小编说,“咱们的财务真的好负责,去外地出差,没有发票就不能报销,去大城市还好,去个二三线城市的小面摊哪来开票,团购怎么开票?这真金白银花出去的钱,怎么倒过头还要自己倒贴呢?”一个月后,客户得意地又跑来说,“上回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多,凭票报销的政策取消了!真是大快人心!”
这就是典型的操作性不强的税务筹划。客户的财务本意是既为公司考虑也为员工考虑,凭票抵扣,既可以免掉个税又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看起来两全其美的税务筹划,Perfect!但财务忽略的是非税成本,例如实际执行的可行性,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税务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缺乏公司各部门员工的支持,或者如果因为筹划而影响到公司的运营和发展,这样的筹划注定以失败告终。
案例三的失败原因:忽略了非税成本,导致税务筹划的可操作性不强。
案例四: 什么?筹划后税负过低也不行?!
近日,杭州市国税局顺利完成了一起反避税案件,小编关注后发现,又是一起典型的“低收高付”的筹划失败案例,简单而言,被调查的A企业为了减少在国内交税,把利润转移到低税率的境外母公司。具体做法是,国内的子公司一方面为母公司提供研发服务并收取较低的研发服务费,另一方面又向母公司支付较高的特许权试用费,同时减少收入和增加费用,这样企业所得税税负自然大为降低。
可是问题恰恰发生在这里。
税局通过比较同时期同行业的其他可比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和总利润率,发现A企业存在“低收高付”的定价问题,最终在多轮谈判后,调增研发服务成本加成率,调低特许权使用费率,合计调增A公司6个调查调整年度应纳税所得额8000万元,补缴企业所得税1600万元,并加收利息。
也许你会惊讶,税务筹划难道不是为了降低税负,所以应该是越省税越好,税负越低越好的呀?非也非也。在大数据和黑科技的年代,企业的数据无一不在税局的法眼之内,税负的高与低也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符号。当企业的利润水平或税负率较同行业其他可比公司明显偏低时,税务局的预警系统就会提示指标异常,从而开展对疑点企业的评估与调查。因此税务筹划要综合平衡多方要素,税负过低并非总是好事。
案例四的失败原因:过分关注降低税负,而忽略了对潜在税务风险的预判和管理。
其实这些结果导向、忽略事实的“筹划”本质上就不是税务筹划,因为税务筹划是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的,不以合法为准绳的筹划就是耍流氓。
税务筹划的失败通常有以下原因或特征:不合法,忽略潜在税务风险,可操作性不强,政策更新后原筹划方案失效,缺乏合理的商业目的与商业实质,对政策理解不准确等等。
以上是有关税务筹划的相关资料,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http://www.kuaifawu.com/article/item/info/id/07242415.html。作为一站式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快法务提供公司注册、财税记账、商标知产、人事社保、专业法律等早期创业公司需要的泛法律服务。搜索“快法务”,前往快法务官网,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如情况属实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如您有优秀作品,也欢迎联系小编在我们网站投稿!联系方式:(QQ号)462978166